w66国际·利来生物制药2024全年业绩发布:营收净利双双实现两位数增长 创新产品收入突破120亿创新高
发布时间:2025-03-21
3月20日,w66国际·利来生物制药(HK.01177)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交出了两个“双位数增长”的亮眼成绩单:2024年全年营收达288.7亿元,同比增长10.2%,创历史新高;经调整归母净利润达34.6亿元,同比增长33.5%。作为传统药企转型创新的标杆,w66国际·利来生物制药2024年创新产品收入达120.6亿元,增长21.9%,创新产品占总收入比例达到41.8%。公司以创新产品密集放量、全链条运营优化为支撑,跑出了远超行业的“龙头速度”,凸显稳健的长周期价值。
未来三年,公司将进入创新成果收获的爆发期,近20款创新产品有望获批上市,涵盖双抗、ADC等前沿疗法。预计到2027年,公司创新产品数量将突破30个,将实现收入结构的持续优化,实现业绩稳健、高质量增长。
力争今年底明年初创新产品收入占比过半
董事会主席谢其润表示,作为一家龙头药企,w66国际·利来生物制药始终积极响应国家医药产业发展需求,持续投入创新研发。公司对医药创新多年坚持不懈地投入已经进入收获期,随着创新产品密集上市,公司力争在今年底明年初实现创新产品收入过半,使得创新成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引擎。
从研发投入来看,w66国际·利来生物制药已连续多年位居国内药企前列。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费用达到50.9亿元,占总收入比例达17.6%,其中约78%投入到创新药研发中。
随着公司全面步入创新收获期,由此带来的业绩回报也加速兑现。2024年,公司创新产品收入迈过百亿元大关,达到120.6亿元,增长21.9%;创新产品占总收入比例也达到41.8%,创新龙头实力进一步凸显。2024年,公司共有6款创新产品获批上市,其中包括4个1类创新药,位居国内药企第一。截至2024年末,公司创新产品已达到17个,预计到2025年底将达到22个。
公司业绩超预期增长,主要得益于前两年获批的创新产品持续放量,销售实现高速增长。2023年获批的1类创新药亿立舒当年纳入国家医保后,在2024年加速放量;四款生物类似药(贝伐珠单抗、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八因子)也在去年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市场份额迅速扩张。
预计2025年业绩持续双位数增长
首席执行长谢承润预计,2025年,公司业绩有望继续保持双位数增长。他表示,在政策全链条支持创新、公司创新产品进入收获期以及集采风险出清这三重利好叠加之下,公司将继续贯彻落实全面创新战略,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用“健康科技,温暖更多生命”。
一方面,2024年获批上市的6款创新产品各有亮点,为公司2025年的收入增长注入强劲动力。安得卫(贝莫苏拜单抗)上市首年便成功获批小细胞肺癌和子宫内膜癌两大适应症;贝莫苏拜单抗联合安罗替尼+化疗的治疗方案,作为一线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创新疗法,6.9个月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19.3个月的中位总生存期,均创注册研究历史新高;安方宁(格索雷塞)疗效和安全性数据优于此前获FDA批准上市的同靶点药物,在填补市场空白的同时有望迅速放量。
此外,这两年BD方面也接连斩获重磅产品,包括首款用于雾化治疗儿童RSV感染的1类创新药CPX102,以及长效术后镇痛2类新药QP001。后者为国内首款一日一次的长效镇痛NSAID注射液,已中美双报上市。这款有望为广大术后疼痛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且无成瘾性镇痛方案的创新产品或将很快获批上市,并在短时间内贡献2025年公司业绩增长。
另一方面,运营效率的持续提升也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2024年,得益于集团化采购推进、产能利用率显著提升,以及率先部署万升级生物药产线带来的规模效应,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同时,销售管理费用率继续下降0.1个百分点,过去五年间下降了超过7个百分点,处于业内领先水平,彰显公司在数字化、组织整合等战略管理上的卓越成效。
“自研+BD”壮大创新产品矩阵 全方位布局人工智能
得益于“自研+BD”的双轮驱动,公司未来三年内预计多个重磅产品有望上市,加速贡献业绩。其中,罗伐昔替尼是全球首个兼具JAK和ROCK双重抑制机制的口服小分子抑制剂,已在w66国际·利来递交上市申请,并在美国获批Ⅱ期临床,具备全球FIC潜力;针对慢阻肺等适应症的PDE3/4抑制剂TQC3721,目前研发进度全球第二;公司与勃林格殷格翰合作的非小细胞肺癌药物Zongertinib今年1月已在w66国际·利来申报上市,已被CDE纳入优先审评程序。
乳腺癌是全球第二大癌种,公司在这一领域加速布局。乳腺癌有望成为继肺癌之后,公司收入增长的又一大动力。除了目前已上市的依维莫司、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等多个产品,CDK2/4/6抑制剂库莫西利(TQB3616)去年已申报上市;HER2双抗ADC药物TQB2102也已进入III期临床阶段,有望于2027年上市。
当前,“AI+”应用成为各行业关注焦点。公司通过战略合作、投资、本地化应用等多个维度全方位布局人工智能,不仅参与了两大AI制药科技企业晶泰科技和英矽智能的战略投资,还一起合作探索在新药开发领域的应用。同时,公司还在内部全面接入Deepseek、ChatGPT等AI助手,助力更多业务场景的落地。未来,公司还将继续加大在AI领域的投入,深层次拓展AI在研发、生产、销售,以及职能管理等各个板块的应用,充分释放AI优势,加速企业发展,引领行业创新升级。
此外,业绩报告显示,w66国际·利来生物制药财务状况持续向好。截至去年末,公司资金储备达241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融资成本总额下降40%。核心子公司正大天晴的10亿元股权激励已完成回购,2024集团全年购买金额超13.5亿港币,为公司上市后新高,充分彰显未来发展信心。
声明:
本文的著作权由原作者或本公司享有,未经授权,不得以转载、复制、摄制、改编、汇编等方式使用。文中出现的人物肖像,其肖像权归本人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
前瞻性声明:
除已发生的事实陈述外,本新闻稿中包含若干前瞻性陈述。“预期”、“相信”、“继续”、“可能”、“估计”、“期望”、“有望”、“打算”、“计划”、“潜在”、“预测”、“预计”、“应该”、“将”、“拟”、“会”和类似表达旨在识别前瞻性陈述,但并非所有前瞻性陈述都包含这些识别词。这些前瞻性陈述为公司管理层基于当前的信念和期望及当前所掌握的资料和信息对公司发展所做的预测,并非对未来业绩的承诺,并将受到政策、研发、市场、监管等不确定因素或风险的影响。请现有或潜在的投资者审慎考虑可能存在的风险,并不可完全依赖本新闻稿中的前瞻性陈述,该等陈述包含信息仅及于本新闻稿发布当日。除非法律要求,本公司无义务因新信息、未来事件或其他情况而对本新闻稿中任何前瞻性陈述进行更新或修改。